【醫美術後可以用保養品嗎?術後肌修護 3 原則你一定要知道】

【醫美術後可以用保養品嗎?術後肌修護 3 原則你一定要知道】

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肌膚管理,醫美療程如淨膚雷射、皮秒雷射、杏仁酸煥膚等,已成為許多人的定期保養選項。然而,療程後的肌膚通常處於較脆弱敏感的狀態,這時該怎麼保養,才能讓效果最大化又不刺激皮膚?

這篇文章將帶你掌握術後保養的 3 大核心原則,並釐清你最想問的問題:「術後可以用保養品嗎?」

術後保養為什麼重要?

醫美療程對肌膚的影響

無論是雷射還是果酸煥膚,這些療程的共同點是「控制性的肌膚破壞」,藉此促進修復與再生。療程後肌膚通常會有微紅、脫屑、乾燥緊繃的情況,這些都是正常的恢復反應。

「修護期」是保養黃金期

這段期間,肌膚屏障尚未完全恢復,自我防禦力下降,卻也最能吸收養分。若選對保養方式,能有效幫助肌膚重建、穩定,甚至縮短修復時間。

術後保養可以用什麼產品?

避開刺激性成分

術後皮膚角質層變薄,耐受力下降。這時應避免:

  • 酒精(Ethanol、Alcohol)
  • 精油與香精
  • 果酸、水楊酸類去角質成分
  • 高濃度美白、抗老成分(如維他命 A 酸)

先保濕、再修護、最後鎖水

基本保養順序建議為:

  1. 保濕噴霧或化妝水(無酒精、無香料)
  2. 修護精華或凝膠(強化屏障)
  3. 乳液或舒緩面霜(鎖水防護)

專為術後設計的產品更安全

若有標示「術後可用」、「經皮膚科測試」的產品,會更適合在此時期使用。配方單純、安全性高,是穩定肌膚的關鍵。

術後修護的 3 大原則

原則 1:簡化保養程序

療程後應避免過度清潔、層層堆疊保養品,建議回歸「低步驟保養」,減少刺激與負擔。

原則 2:選擇無酒精、無香精、低致敏性

術後肌膚容易對常見添加物過敏,因此選擇無添加、無致敏源的配方,是避免泛紅與刺痛的重點。

原則 3:留意肌膚反應並隨時調整

有些人在術後一週內仍會有泛紅或乾癢現象,屬於正常。此時建議觀察反應並調整保養量與種類,如有異常持續,應諮詢皮膚科醫師。

結語|恢復期不只是靜養,更是逆轉膚況的契機

醫美療程不只靠技術,術後的保養更是效果的延伸。記得:修護期不是不能保養,而是要「正確保養」。懂得挑對產品、抓對節奏,你的肌膚將在修復中蛻變得更健康穩定。

📎延伸閱讀
👉【敏感肌的日常保養五守則:比你想的還簡單!】

返回網誌